爸爸去哪兒?來自河北灤平的打工者王秀青的回答是去井下。繼群租、蝸居這些司空見慣的生存方式之後,最近北京又爆出“井居”一族,據媒體報道,在朝陽區麗都廣場南門附近,住著一批白天外出謀生、晚上下井居住的人,他們生活在不足3平方米的簡陋空間里票貼,當中有像王秀青這樣的洗車工,還有以撿廢品為生的獨居老人。
  這種讓人觸目驚心的活法,當前已成為輿論焦點,它不是反抗高房價的行為藝術,而是打工者原生態的生活方式,呈現的是大城市光鮮亮麗背後的另一面,自媒體曝光以來想必已激發無數人的憐憫與同情。然而最新的消息是,當地執法者已用水泥將住人井的井口封死,住井者已陸續離開。顯然對於“井居”一族而言,這並不是什麼好消息,回到地面後,他們的境況未必會得到情趣用品改善。
  他們又將好房網上路,尋找新的活法!
  在這樣的節點,執法者的管控思路難免受到批評,畢竟無論生活環境何等惡劣,對於“井居”一族而言,那些冒著熱氣的井都是他們的生存之所,眼下正值寒冬,王秀青接受記者採訪時曾感嘆:“相比外面的冷,井下太幸福了。”接下來他們何去何從,這一問題可能不在執法者的職責範圍內,但“井居”群體的生存已作為一個公共議題被提出,各室內裝潢方不能視而不見。
  同樣受到批評的還包括媒體,當初的報道可能是為了讓社會關註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況,並期待關鍵字他們的生活能得到改善,然而客觀上,媒體的報道卻致使“井居”者無家可歸。此次報道在行業內部引發媒體倫理的討論,有新聞從業者甚至感嘆“有些角落不需要記者”。
  上述討論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問題的關鍵,無論是對執法者的批評還是對媒體的苛責,都因為他們未能切實解決問題。具體而言,當前的問題是,面對“井居”一族,尚沒有配套的社會救助跟進,雖有民政部門表示將提供救助,但考慮到這一群體的特殊性,民政部門應急性的救助未必能滿足他們的需要。
  和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不同的是,他們多是城市的打工者,有基本的生活,其中甚至不乏拖家帶口在北京求生存的“井居”者。以王秀青為例,他靠洗車獲得收入,其子女在北京讀書,儘管生存條件惡劣,但仍然有期盼,有寄托,他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自己“心裡面敞亮”“井居”是他的生活方式,甚至也是他未來的希望。
  民政部門的救助只能緩解一時之需,“去了救助站,一家就沒吃喝”的說法看似聳人聽聞,實則反映了“井居”一族的困境。事實上,不僅民政部門臨時性的救助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,甚至連穩定的低保也無濟於事。對他們來說,接受民政部門的救助反而可能斷送前程,他們更需要的是穩定的工作和價格相對低廉甚至免費的住所。
  這是當前社會救助面臨的新問題,過去的社會救助主要關註的是缺乏勞動能力的群體,救助主體是政府部門,資金來源則靠財政支出。相對而言,由於救助對象特征明顯,因此開展救助並不複雜,而“井居”一族顯然並不適合臨時性的救助,他們更需要的是幫扶,這部分工作政府固然有一定的責任,過去也有所嘗試,但經驗表明,若單純寄希望於政府這一主體,恐怕不能解決實際問題。考慮到這部分群體較為分散,識別較為困難,在政府提供一定支持的基礎上引入N G O組織,發揮其精細化服務的優勢,或許是應對“井居”一族現實困境的可行辦法。
  大概自作家餘華的《活著》一書問世以來,“活著”一詞就被賦予一種特殊的力量,世間百態講述的多是各種活法,求生本為人類的本能需要,今天,各種極端活法所呈現的既是經濟也是道德問題。“井居”一族讓人驚嘆的不僅是個體頑強的生存意志,他們所賴以生存的是一座現代化大都市,大凡相對優越的圍觀者,都難免生出憐憫。回到地面“井居”者接下來去哪,此群體的救助問題亟待解答。  (原標題:[社論]讓回到地面的“井居”者好好活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l34jlmpt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