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習記者 周圓
  “下崗”這個詞,也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不少人人生的轉折。1996年,牡丹江的安忠峰下了崗,此前他在柴河林業局工作,妻子薑祖蘭偶爾在林場打打零工,生活原本衣食無憂。安忠峰下崗後,一切都改變了。拿著兩萬元下崗補貼,兩人來到石家莊找出路。
  十幾年來,命運仿佛在向兩人開著一個個玩笑,總在希望剛剛出現時就是一番波折。這對東北夫妻卻像彈簧一樣,反而激發出了更強的鬥志。
  開了一月的店忍痛轉讓
  夫妻倆在石家莊南三條附近租了一個類似半地下室的、沒有窗戶的房子。經過一番考察,安忠峰在北二環胸科醫院對面,盤下了一間東北老鄉轉讓的飯店。
  薑祖蘭生性好強,鉚足了勁想把飯店開好。裝修店面、請廚師、製作菜單,風風火火忙活了近一個月,誰知小店生意卻一直冷清,開了第二個月就運轉不起來了。兩萬元錢只剩下幾千元,房東來催房租,兩人只好決定把店轉讓出去。“看著我裝修得乾乾凈凈的店,別提多心疼了。”第一個有意盤店的人只出價1000元,兩人心涼了半截。拖了近一個月,在朋友的幫襯下,終於以8000元的價格把店轉給了另一個東北人。
  抱著一盆餃子放聲大哭
  安忠峰試探地和妻子說,乾脆回老家放羊去,薑祖蘭倔勁上來了:“那麼多東北人都能在這兒乾,咱咋不能?來的時候菜刀都帶來了,這麼回去你就不怕鄰居笑話?”薑祖蘭抹乾眼淚,很快找到了新的出路。
  當年福興閣附近有片批發市場,攤販們都要吃飯吧,“我們倆也沒有什麼手藝,就想著做餃子賣吧,那還不是手拿把掐(方言,意為做起來簡單熟練)的。”薑祖蘭一上午包了一大盆餃子,去批發市場叫賣,現包的餃子讓常年吃乾糧冷飯的攤販們倍感新鮮。薑祖蘭的餃子餡大味正,走一圈幾乎就賣完了。兩口子很興奮,晚上回到家就盤算起明天包什麼餡、包多少個。
  沒想到第二天再去賣餃子時遭到了批發市場保安的驅逐,第三天攤販們對餃子的興趣也減弱了,只賣出去了幾份。
  抱著那一盆自己平常都捨不得吃的餃子,薑祖蘭放聲大哭,然後把剩下的餃子都送給了左鄰右舍。
  推車賣盒飯又“被結束”
  艱難的謀生路上沒有多少時間自憐自艾。賣餃子失敗後,夫妻倆重新尋找下一個出路。看見有人賣玉米餅,薑祖蘭就買了鐵築鍋偷藝自學;看見街角都是修自行車的,她又攛掇丈夫去學修車;後來遇到東北老鄉張哥,得知他在推餐車賣盒飯,兩人不禁也動了心。
  買餐車、炊具,再加上薑祖蘭的好手藝,做出盒飯不是問題,可是到哪裡去賣呢?安忠峰每天騎車四處奔波考察,總算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點:南三條石家莊縣區大貨車批發上貨點。
  就這樣,兩人開始推著餐車給車主們送飯,經濟實惠的盒飯深受司機師傅的喜愛,夫妻倆每月大約能有一兩千元的收入,不算太高,但足以讓他們滿足。
  本以為生活總算順利了,生活卻又和夫妻倆開了個玩笑:偌大的批發點說搬走就搬了。上貨車輛越來越少,盒飯也是愈發難賣,生意就這樣“被結束”了。
  累也覺得好總是有希望的
  “我感覺老天爺就像是在和我開玩笑,總是我們剛好點,剛看到點希望就把出路給我們堵上了。”薑祖蘭回憶起那時候的自己都不免覺得“心疼”。後來的生活又屢遭波折:去新開的超市賣水餃被城管攆,盤下簡易房開小吃店又趕上拆遷,收廢品、賣破爛……“這些苦這些難我從來沒和家人說過,說了又怎麼樣,沒有人能替你受罪。”
  直到2006年,安忠峰、薑祖蘭盤下位於範光衚衕的一家小飯店,有了周圍的“上班族”和學生們這些顧客,做了七八年終於苦盡甘來。孩子小安也落下腳來,自己開了家理髮店,老兩口的養老房和小安的婚房都有了著落,不忙的時候安忠峰會坐在門口,抱著對面小店的男孩一起研究智能手機上的各種應用。
  “我就堅信,吃苦吃到一定時候了,老天爺是肯定不會讓你餓死的。”如今安忠峰和薑祖蘭都已50歲出頭,每天顧客多少,或者遇上難纏食客,難免還得操著心。“累也覺得好,總是有希望的。”薑祖蘭身上仍有東北人的開朗,一聲大笑,好像在總結別人的一生。
  (原標題:生活就是一次次重新開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l34jlmpt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